成语“奋勇当先”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奮勇當先
成语读音:fèn yǒng dāng xiān
成语简拼:FYDX
成语注音:ㄈㄣˋ ㄩㄥˇ ㄉㄤ ㄒ一ㄢ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一马当先、奋勇争先
反义词:畏缩不前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成语解释: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
成语用法:奋勇当先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抗洪救灾,解放军战士个个奋勇当先。
英文翻译:take the lead with courage
成语“奋勇当先”的扩展资料
1. 可以形容谁?
英雄: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2. 各诸侯讨伐董卓时,只有曹操奋勇当先,为何说他看似愚蠢实则很高明?
因为曹操根本就没有实力和钱粮,那么就需要去打仗赢取这些东西,加上曹操第一个去打董卓,那是挣足了人心,跟天下的人表明自己是为了大汉而且出头,自然就有很多人才想要跟着曹操了。
曹操没有地盘
曹操根本就没有得选择,要知道他没有地盘又没有钱,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就需要有才的人来帮助他,不然怎么都发展不起,这次去攻打董卓就是非常好的机会,自己可以向天下的人表明自己是一心为了大汉的,虽然曹操打的很辛劳,可是结果是非常好的,他赢得天下大部分人的好感了。
军饷问题
曹操手下只有5000人马,可是说是人非常少,加上曹操当时没有钱,他要养5000人,要怎么养,只能去打仗了,从敌人哪里抢来财物,就可以充当军饷了,不然士兵都没有饭吃,士兵饿着肚子,怎么会专心去打仗呢?这也是曹操要那么积极跑去打董卓的原因之一了。
赢得天下人的心
曹操这次虽然是冒险了,可是非常值得,他这做法一下就是赢得了天下人心,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了,加上曹操的军事才能真的很厉害,一次就搞定了黑山贼,就赢得了地盘,也就是了东郡了。
总结一下,曹操看起来这个行为是非常傻的,但是我们都知道第一个吃螃蟹,肯定是有挣的,事实也证实曹操去攻打董卓,收取的好处可是多多哦。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3. 关平与庞德130回合不分胜败,关兴为何能完胜张郃?
在历史上,关平是关羽的亲生儿子。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关平确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收的义子。在这里,好像是在书中为了和刘备收刘封做个呼应,才这么设定的。和刘封的表现不同,关平在关羽是身边忠心耿耿,处处相随。
首先分析关平大战庞德。
在《三国演义》中,关平的表现十分突出。他不但武勇过人,在战场上作战厮杀。还在关羽身边,处处辅佐关羽,为关羽尽心尽力。可以说,关平和关羽不但是父子,还是关羽的副将助手。
在关羽任性冲动的时候,关平都能够出言劝谏,这显示了关平沉稳多虑的性格。在关羽和庞德交战的时候,庞德暗箭偷射关羽,也是关平出言喊破,使得关羽及时躲闪,逃过一劫。在关羽受伤后,也是关平出马截住庞德,救下了关羽。
我们从很多地方,也能够感受到关平的武艺。在和庞德的交手中,这更表现得突出。在和关羽交锋之前,庞德和关平两人就先交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败。而第二天,关羽和庞德又战了百余合,也是不分胜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关羽的亲自言传身教下,关平的武艺已经隐隐和关羽相近了。
可惜的是,关平这样一员优秀的将领,后来因为东吴偷荆州,也落得个和关羽一起走保麦城的境地。在突围前往西川的途中,关羽父子遭到东吴的伏兵。关羽先被俘获,关平为了救出父亲,单身和东吴兵将交战,也力尽被俘。
最终,关平和关羽一起被东吴杀害。由于关平对关羽忠孝双全,所以随着关羽被历朝历代的皇朝神化推崇,关平也成为陪侍关羽的神,他最终在万历年间被封为竭忠王。
关平和庞德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并不丢脸,因为庞德和关羽交手也没有落下风。不过,关平和关羽相比还是要差上一些。这是因为庞德和关平交手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用上全力。而庞德和关羽交手,大战百余回合,双方却是精神倍长。庞德回来后,还说关羽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这一切都说明了关平的武艺和关羽的还要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就算是这样,关平也算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关羽作为五虎上将之首,手下败将无数,能够和关羽并驾齐驱,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了。可惜英年早逝,让蜀汉损失了一员栋梁之才。
再次分析关兴大战张郃。
而关兴则是关羽的次子,他的出场是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关兴和张苞一起投奔刘备,为父报仇。两人因为争夺先锋印而大打出手,后被刘备劝住,让他们结拜为兄弟。
在夷陵之战中,关兴和张苞两人奋勇当先,大败吴兵,并且分别杀了杀父的仇人,报了大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两人又保护刘备杀出重围,退回西川,在赵云的接应下,终于安全撤回。在刘备死后,二人又归诸葛亮的部下,为诸葛亮的北伐效力。
这两员将领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常常陪在诸葛亮的左右。犹如刘备在世前,关羽张飞陪伴刘备一样,关兴张苞也陪伴在诸葛亮的身边。在很多要害的时刻,诸葛亮都是让他们两人担当重任。
在关兴和张郃的一战,是发生在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伏伏击曹魏的追兵的时候。在当时,诸葛亮发动对曹魏的第四次北伐。虽然诸葛亮收割了曹魏的麦子,并且在卤城之战大败了魏军,可是他的对手司马懿汲取教训,死守不出。再加上天气不利,长期下雨,使得诸葛亮的粮运不继,只得撤军。
诸葛亮为了能够安全撤回蜀地,他决定先给曹魏的追兵一个打击,再从容撤退。于是在木门道设下埋伏,而派魏延和关兴来引诱曹魏的追兵。
曹魏的追兵是由诸葛亮的老对手张郃率领的。张郃是当时硕果仅存的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在和诸葛亮的战役中,给诸葛亮制造了很多的麻烦。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就是因为他打败了马谡,占领了街亭,才使得诸葛亮被迫撤军的。
因此,这一次诸葛亮对他十分重视,门派魏延和关兴两人来引诱张郃。这两人轮番和张郃交战,又轮流诈败,使得张郃欲战不能,欲舍不可,一步步被引进了木门道。在木门道中,张郃被蜀军投下的木石堵塞了前进和后退的道路,被蜀军乱箭射死。
在这一场伏击战中,张郃虽然和关兴交手,但是两人都没有尽全力。这是因为关兴担负的是诱敌的任务,根本就不给张郃得手的机会。不过,诸葛亮既然让关兴去诱敌,他的心里也有数。那就是关兴虽然不是张郃的对手,但是也不是张郃能够在几个回合里就能够拿下的。
这样,关兴和张郃交手,才会造成诸葛亮需要的效果。那就是张郃自知能够战胜关兴,因此对关兴的败走不怀疑。但是又被能够看到的胜利所诱惑,这才会乖乖地被引进木门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关兴的武艺比起关平可差远了。张郃虽然和关羽没有交过手,但是,他跟五虎上将中的其他人都交过手。而且,除了在葭萌关一战和黄忠战了二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外,和其他的将领交手都战败了,而且都是二三十个回合就战败了。
这样看来,关平的武艺略逊于关羽,而关兴的武艺要低于张郃,张郃的武艺要远低于关羽,那么,关兴的武艺是不如关平的。但是关平的武艺虽高,和庞德交手不分胜败,不能拿下对手。而关兴武艺不如张郃,依然在木门道一举歼灭张郃和他的部下。这中间相差的就是一个谋字。有了诸葛亮的计谋加持,虽然关兴武艺较低,也照样能够顺利歼灭武艺高强的张郃。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4. 奴隶英雄 原文
重点词语斗兽:以人同野兽相斗,供贵族取乐。 斗兽场:一种供奴隶角斗手与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经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俘虏:①打仗时被敌人捉住;②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栅栏:用铁条、木条等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结实的东西。 绊倒:指用绳索挡住或缠住,使跌到。 大力士:力气特殊大的人,旧时多指做举重等表演的人。 连滚带爬:表示两种动作紧接着,“滚”和“爬”差不多同时发生,形容惊惶逃走的丑态。 血路:血染成的路。 逼迫:紧紧地催促;用压力迫使。 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挡。 把戏:杂技表演;花招。 相关知识剧本,与寻常所见的文章表达形式不同:一般在开头,先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剧中人物和布景等,然后写人物对话。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的动作、感情、语气等,一般都在括号里用小字注明。用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共同表现剧本的内容,所以在阅读剧本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家印的人物对话,应该把开头的说明、人物的对话和括号里的小字联系起来阅读,思索,展开想象,边读边在头脑里演戏、看戏。 分段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至“另说斯巴达克”)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交待斯巴达克的身份和特点。 第二段(从“这时司令官陪着贵富人上场”至“女说,这才好看”)讲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司令官下令让他和十个奴隶打,并且都拿着武器。 第三段(从“武官把一杆标枪丢进栅栏里去”至“斯巴达克说,兄弟们动手”)讲斯巴达克启发奴隶弟兄诉说苦难,激起他们对奴隶主的仇恨,鼓励他们起来反抗。 第四段(从“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至“幕落”)讲奴隶们在斯巴达克的带领下冲出铁门,举行起义。 奴隶英雄》背景知识 公元前73年,爆发了罗马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是爱琴海北岸色雷斯人,在罗马征服战役中被俘,被卖到南意大利卡普亚的一个角斗练习所受训。他带领七十八名角斗士脱离虎口,逃到附近的维苏威山上扎营,不断击附近的大农庄,一些逃亡奴隶和贫苦农夫也投奔到这里来,很快组成了一支万人的队伍。罗马军队包围了维苏威山。起义军勇敢机智,用野葡萄藤编成绳梯,趁着黑夜攀着绳索缒下悬崖,绕到敌后出其不意打败罗马军,缴获大量武器。起义军声威大振,队伍日益扩大。斯巴达克组织骑兵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胜利突破了防线,向东海岸挺进,预备在布林底西渡海去希腊。公元前71年,起义军和罗马军在布林底西港附近展开决战。斯巴达克奋勇当先,往来冲杀,刺死两个罗马军官,后来大腿受了重伤,仍同敌人拼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起义军六万人英勇战死。克拉苏把六千俘虏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沿途的十字架上。起义军余部继承战斗达十年之久。 中央思想 本文通过斗兽场上发生的这个故事,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5. 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有什么人
诗词的平仄
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为了保持音乐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统读。(仿作是否也要照猫画虎,问题复杂,以后谈。)这是原则,或理想;真去读,就不能不顾事实的一面。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不可能,只好放松一些。放松还可以有宽严的等级之别:严是平仄(不是四声)完全从旧,宽是只有要害字从旧。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一首为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加点的字都是读音古今有别的(当然还是就语音系统说),其中除“论”这里旧读平声以外,都是入声字。照入声读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满意于维持仄声,即读如去声。这是严的一路,即凡入声字都读如去声。可以再放松,只要害字维持仄声,其他非要害字从今音。这样,变读的字就只剩下“识”、“论”两个(“曲”读上声,不变为去声也可以)。为什么可以这样放松?以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问题由音乐性来,相称复杂,甚至相称微妙。前面说过,格律是音乐性的基础,这话没说清晰;想说清晰,就要理清音乐性和格律的关系。先打个比方,音乐性是道德性的,要求严而细;格律是法律性的,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道德管得宽,兼及路遇佳人多看几眼的小事(所谓诛心)。法律就不能这样,只要没严峻到动手动脚就不管。音乐性也是这样,也许情调的不同也应该算在内吧?假如竟是这样,那就,例如平声韵开朗,仄声韵沉闷,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还可以加细,犹如是平声,十五删韵宜于表现豪放,五微韵宜于表现怅惘,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还可以再加细,甚至同是仄声,同是十灰韵,以杜甫的格调高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为例,上声的“扫”换为去声字,“开”换为“裁”,且不问意义,音乐性也会差一些吧?这类细微的地方,我们一向不管,是因为:一,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而就抓不准;二,即使弄得清,法令如牛毛,负担太重,也必将苦于无所适从。于是不得不退一步,走切实可行的一条路,也就是粗略的一条路,只求合于格律。格律保证的是明显而重大的音乐性,此外就都交给作者去神而明之了。
格律,与声音有关的主要是两种:一是押韵,二是平仄协调。
先说押韵,这是用回环的方式以表现音乐美。韵字一般放在句尾。说一般,因为,如《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韵字是放在句尾的虚字之前。中古以来的诗词之作就不再有这种形式,所以也可以说,韵字都是放在句尾。押韵的格律要求是韵字要同韵(这是就近体说,古体和词限制较宽,详情留到后面说),所以读,碰到韵字古今音不同(主要是平仄不同)的,就要从旧,以保持押韵的音乐美。举下面几首为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读平声)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前两首是诗。第一首押平声十四寒韵,第四句“看”照今音读去声,不能与“寒”、“盘”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要读平声。第二首押入声九屑韵,韵字照今音读,“绝”是平声,雪是上声,不能与“灭”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都要读如去声。后两首是词。前一首押平声六麻韵,上片末尾的韵字“车”,今读chē,不能与“华”、“家”、“哗”、“斜”、“花”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要读chā。后一首基本押入声六月和九屑韵(只有“阔”是七易韵,词韵第十八部入声五物、六月、七易、八黠、九屑、十六叶同用),“歇”、“发”、“噎”、“别”、“节”、“说”今都读平声,不能与“切”、“阔”、“月”、“设”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都要读如去声。
2 诗词的平仄
就押韵的格律要求说,韵字是要害字,要害字读音与中古音系统不合,就打乱了格律,也就破坏了音乐美。至于韵字以外,假如没有其他规律(指平仄协调,下面谈)拘束着,就放松些也未尝不可,至少是关系不大。例如上面举的四首,第二首的“独”是入声字,照今音读为平声,也不会感到怎么难听;同理,第三首“直”也是入声字,照今音读为平声,也不会感到怎么难听。这是宽的一条路,只求合乎格律,或只管要害字,用大话说是得凑合且凑合主义。目的是减轻负担,让大量有志于学的人不费过多的心思也过得去。当然,假如自愿走严的一条路,像刚才提及的“独”和“直”,因为记得是入声字,就读如去声,于是“独钓寒江雪”就还原为仄仄平平仄,“直到城头总是花”就还原为仄仄平平仄仄平,那就成为与古人更近,是连今人也不会反对的。
再说平仄协调。汉语语音有声调,声调可以分为平仄两类,“事实”是本土有的,“理论”是外国来的。三国时曹丕写信,说“节同时异,物是人非”(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东晋王羲之著文,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平仄仄平,仄平平仄),等等,正如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说:“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这高,这妙,这理,不过是玩平仄变化的花样(或无意)。到南朝,沈约、谢朓等不但变本加厉,还吸收翻译佛经中梵语拼音的道理,创四声、八病说,平仄变化的要求就由“暗与理合”变为有意追求。追求什么?笼统说是声音美。详细说就比较麻烦,因为必须讲清晰,李绔的“开门雪尚飘”(平平仄仄平)好听,凤姐的“一夜北风紧”(仄仄仄平仄)差些,假如换为“一夜瑞雪降”(仄仄仄仄仄)就更差。为什么?可以推想,我们的耳朵不愿意接受千篇一律。正面说是爱听有变化的。这里变是平仄变。用最简明的说法,平声的性质是扬,仄声的性质是抑,正好对立,变就是扬后有抑,抑后有扬。何以这样变就好听?也许音乐理论家能够说明,至于我们“家”以外的人,就无妨安于“天性使然”。换个说法,对于耳朵欢迎平仄变,我们轻易知其当然,而不轻易知其所以然。
还有不轻易知其所以然的,是要求的变不是乱变,而是基本上以两个音节(有人称为“音步”,有人称为“节”)为一个单位的变。以五言的近体诗为例,要求的变不是仄平仄平仄或平仄平仄平,而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这样的变扩张到句外,就成为上下联的变:
五言 七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在一联中,两个平仄相同的音节结合为一体之后才要求变;而且要求得彻底,两个方向(左右,上下)的邻居都要变。有极少数诗作是这样循规蹈矩的,如:
爱此江边好(仄仄平平仄),留连至日斜(平平仄仄平)。眠分黄犊(读仄声)草(平平平仄仄),坐占白鸥沙(仄仄仄平平)。(王安石《题舫子》)
爆竹(读仄声)声中一(读仄声)岁除(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风送暖入屠苏(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门万户曈曈日(平平仄仄平平仄),总把新桃换旧符(仄仄平平仄仄平)。(王安石《元日》)
这是字字合乎格律,一点不含胡。得到的酬报是,读来会感到抑扬顿挫,确是好听。
可是字字合乎平仄格律的整洁的变,经常不能与意义水乳交融。举例说,一阵有所感,诌了这样一句,“宝佑伤心事”,恰好是仄仄平平仄,字字合乎格律,如意得很;可是想想,事不是出于宝佑,而是出于淳佑,不得不改为“淳佑伤心事”,成为平仄平平仄,怎么办?在这种地方,古人也不敢强硬,于是迁就意义,放弃点声音方面的地盘,甘心顾后不顾前,即承认两个音节,后一个是重点,不得已就放弃前面那个轻的。这还有个名堂,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名堂是就七言说的,假如是五言,要改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翻看诗集,会发现有不少诗句是这样将就的。
3 诗词的平仄
举以“诗律细”自负的杜甫为例:
·江动·月移石(读仄声),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绝句六首》之一)
草阁(读仄声)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读hè)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读仄声)钱·留白(读bò)鱼。(《解闷十二首》之一)
加点的字,“江”、“云”、“帆”、“星”、“江”、“溪”、“留”是应仄而平,“月”、“鸟”、“浪”、“哺”、“得”是应平而仄,位置有的是一,有的是三,有的是五,都是一个单位的前一个音节。这样,萧规曹随,比如读这位杜老的以下两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读仄声)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读平声)簪。(《春望》)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读仄声)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曲江二首》之一)
加点的字,在一位置上的“国”、“白”,在三位置上的“七”、“蛱”,都是入声字,就可以依照放松轻、抓紧重的原则,照今音读。也是依照放松轻、抓紧重的原则,在二位置上的“别”和在四位置上的“十”,也是入声字,就要依照中古音系统,读如去声。
上面举读音可以通融的例,五言句没有在三位置上的,七言句没有在五位置上的,意思是想补充说明,在这两个位置上的,即使不是非论不可,也总是以论为好。原因是假如不论,就会成为这样:
五言 七言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读读试试,不好听。为什么五言句的三,七言句的五,要另眼看待?理难说,无妨设想个现象性质的规律,是也如积薪然,“后来居上”。居上,在耳朵里占重要地位,贵宾不可慢待,因而放松就不妥当了。本诸此理,像这样的诗: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皇甫冉《婕好怨》)
银烛(读仄声)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四个加点的字都是入声字,今读平声,位置或三或五,从今读不好听,最好是不惮烦,从旧,读如去声。(平平仄仄平五言句的第一字,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句的第三字,也要论,以后谈作的时候谈。)
还要顺着后来居上的情况往下说,那是与韵字对称的字,五言句在五位置上的,七言句在七位置上的,虽然也是单数,因为必须与韵字平仄不同,所以非论不可。例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读仄声)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读仄声)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崔涂《春夕旅怀》)
四个加点的字都是入声字,今读平声,因为在句末,与韵字对称,所以要从旧,读如去声。
以上谈平仄协调都是以近体诗为例。读词呢?“基本上”也要求诗那样的平仄变化,要害字为二四或二四六以及句末。
如: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读仄声),不·觉(读仄声)·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读仄声)·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 诗词的平仄
可以通融的大致是靠前的单数字。
说“大致是”,或说“基本上”,是因为词的平仄要求比诗严格,平仄变化比诗复杂。差异由词的句法和音律与诗有别来。先说句法。诗,尤其近体,无妨说,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六言的作品极少)。词就不同,由一字到十字都有。只举例说说两端的较少见的。一字的有大断、小断两种,如《十六字令》的开头一字要断句,入韵,是大断;许多领字,如“·渐霜风凄紧”,“·怅客里光阴虚掷”,加点的字读时要顿,是小断。二字的不少,多用在换头处,如“明月,明月”,“·江·国,正寂寂”。三字的更多,如“萧声咽”,“秦楼月”。超过七字的数量不大,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八字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九字句,“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十字句。再说音律。深追,可以细到如李清照在《词论》中所说:“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我们不敢这样要求,但也不能退到像诗那样,只满意于平平仄仄的变化。超出诗以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较粗,是平仄的变化不是平平仄仄式。还可以分为缩短和延长两种:缩短是不到两个字就变,如《如梦令》的“如梦,如梦”(平仄,平仄),《天仙子》的“泪珠滴”(仄平仄),《六丑丑》的“愿春暂留”(仄平仄平),都是;延长是超过两个字才变,如平韵《忆秦蛾》的“桃花红”(平平平),《兰陵王》的“似梦里,泪暗滴”(仄仄仄,仄仄仄),《黄莺儿》的“黄鹂翩翩”(平平平平),《声声慢》的“惨惨戚戚”(仄仄仄仄),《夜半乐》的“渔人鸣榔归”(平平平平平),《倒犯》的“驻马望素魄”(仄仄仄仄仄),都是。另一类加细,是不只辨平仄,有些地方还要限定用仄声的哪一种。如《永遇乐》的“尚能饭否”,“否”一定要用上声;《瑞鹤仙》的“又成瘦损”,“瘦”一定要用去声;《红林檎近》的“萧索水云乡”,“索”一定要用入声。(《忆秦娥》、《贺新郎》等习惯押入声韵的词调,韵字当然要用入声。)这么琐细,初学怎么办?有劳、逸两种办法:劳是对照词谱,逸是大致照读诗那样读(注重平仄变化和韵字)。当然,假如仿作,就只能走劳的一条路。
总括以上所说,以下面两首为例,加点的字,读音就应该从旧,以求不破坏音乐美。
好雨知时·节(jiè),当春乃·发(fà)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jū)·黑(hè),江船火·独(dù)明。晓·看(kān)红·湿(shì)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zhì)。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jì)。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guò)。钗钿堕处遗香·泽(zè),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xì)?》但蜂媒蝶(diè)使,时叩窗·槅(gè)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xì)。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biè)情无·极(jì)。残英小、强簪巾帻(zè)。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xì)。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dè)?(周邦彦《六丑》)
最后说说理论上没啥实际上也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读,从旧(就说是为数不多)有困难,完全从今不成吗?困难有不同的来源。一个小的是与“省力”有矛盾。这在前面已经谈过,图省力,就只好牺牲音乐美。两条路只能走一条,走哪条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勉强,勉强也没有用。另一个大的是与推广普通话有矛盾。据我所知,电台和电视中读诗词,就以此为理由,一律照今音读。这是集体的自由,也不必勉强。但这会引来一个小矛盾,是:读,大多是描画某一首如何美,这美包括意境美和声音美,而假如照今音吟诵,比如与“今夜鄜州月”对称的“闺中只独看”,读为guīzhōngzhǐdúkàn,那声音就成为相称难听了。怎么解决才好?难免左右为难。这就更足以证实,读诗词怎样发音还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