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诗名大全时间:2023-04-21 18:17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登西台恸哭记,以及登西台恸哭记阅读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甲是吴思齐, 乙是严侣,丙是冯桂芳。以甲乙丙代人名,为作者有意隐去友人真实姓名,以免遭元人迫害。
微言大义表现在作者用了含蓄微妙的言语表明了精深切要的义理。
微言:精当而含义铅凳深远的话;
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登西台恸哭记》是作者1291年冬与友人于严子陵钓台哭祭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纪事之作。但是在元朝严酷的民族压迫与专制统治下,作者却不能直书其事,面不得不以托言隐蔽的方式去写。
文中以唐代闻名的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雎阳、常山,城陷惨遭杀害的张巡、颜杲卿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寄意幽深,托辞婉曲。尽管这是一个极为恐怖、黑暗的时代,甚至“无处堪挥泪”,但谢翱在得知文天祥被害的消息之后,还是悲愤万分,不能自已。
他有块垒不得不吐,有悲痛不得不发,他几次冒着风险哭祭文公英灵,并以血泪铸成了这篇千古不朽的文字。
记恸哭,是这篇文章的中央,但作者却不从恸哭写起,而以纡曲哀婉的笔触,首先创造出一个幽深凄迷的梦境,写与文公别后于梦中思忆的种种情景。这里所寄寓的感情极为复杂:当有对文公的无限钦仰与悼念之情;有对自己终究没能完成英烈未竟事业的自责与愧恨;同时又包含了在元人高压统治下,与文公就是在梦中相逢也悲不敢泣的极度悲哀凄楚的心情。
附上原文及注释: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①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果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槐御旅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舟江涣。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舟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涂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昧焉食?”歌阙,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啃。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舟中。舟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舟中流,攀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②,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拆桐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注]:
①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
②《季汉月表》: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季汉”实指“季宋”,表明宋亡。
简说谢翱《登西台恸哭记》的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准确答案蠢羡核】 “哭”字是全篇之眼。从文章的叙述脉络看,作者先写始哭于姑苏,再写哭于越台,然后把重点放在三哭于西台,详记祭祀文天祥的经过,对恸哭的时间、地点、场景、心理活动等一一交代,着重描写了祭莫时感情的凝带掘重真挚和气氛的庄重肃穆。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33。
本题知识派羡点:谢翱,
登西台恸哭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
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
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译文: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和好以普通老百姓身份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鲁郡公因事路过张睢阳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让茄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自恨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与鲁郡公相见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的言语,每当我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碰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会令我徘徊流连仔细察看,悲痛异常而不敢哭泣。
三年之后,我经过吴县——吴县是鲁郡公早年办公的府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在越王台再次为他痛哭。又过了五年即到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设祭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丙相约好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但见坏墙枯井,似乎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奠用具。
过了一会,雨停下,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
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南边飘来,阴湿郁结,云气罩住了林木,似乎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演奏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不要归来,因为关塞一片昏黑。你化为朱鸟虽然有了嘴,却能吃到什么?”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互感叹。
我们又登上东台,抚摩青石,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唤滑铅奇,说:“刚才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因此移船到河中央,设酒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再次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
这以后,甲寄来书信与赋别的诗歌,信中说:“这天风急浪高,船夫拼命摇橹,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之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唉!自从阮籍死后,空山之中已有千余年没有哭声了。
这事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拟司马迁作《秦楚之际月表》的体例作《季汉月表》。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专心,但后代人一定会了解我的专心。这里我应当把此事记下来,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将来把它附在记载季汉事迹之后。
今天是先父登严子陵钓台后的第二十六年。先父名某字某,他登台这年是乙丑年。
作者简介:
谢翱(1249—1295)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建宁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
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谢翱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谢翱哭悼文天祥,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作者早年献身抗元斗争,投奔于文天祥麾下,与文天祥有着特别关系——既是其亲属,又是其亲密战友。
文天祥
《登西台恸哭记》 古代诗文名篇,散文。南宋谢翱作。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镇郑掘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元张丁《登西台恸哭记注》)。为避元统治者的文网,词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谢翱哭悼文天祥,是因为他与文天祥有相似的经历,因此,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因为作者早年献身抗元斗争,投奔于文天祥麾下,与文天祥有着特别关系——既是其亲属,又是其亲密战友。在与文天祥的交往中,他对文天祥的人格、气节,有着比一般爱国志士更深一层的理解,心灵上也有更丛帆多的默契,因此,对于文天祥的壮御核烈殉国,他有着痛彻肺腑的深刻感受。
关于登西台恸哭记和登西台恸哭记阅读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