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诗名大全时间:2022-11-07 13:40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畔字古诗,以及冮畔独步寻花古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这首诗的谜底是:门。
诗的每一句说的都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据说这是海南才子伯畴为一家酒店所题的诗,整首诗的谜底是:有好酒卖。
“一轮明月挂半天”是“有”字?“淑女才子并蒂莲”是“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整首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当时人佩服伯畴的才华。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这首诗的谜底是个“鲜”字。鱼羊凑一起是为“鲜”,而后,“一个不吃山上草”是鱼,“一个不会水中藏”是羊,合起来,就是个“鲜”字。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谜底是“大雁”,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恭,诗作名字就叫《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隐喻大雁北归之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到衡阳便北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造意新奇,沉著蕴藉。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菩萨蛮】
李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畔川楚塞烟波隔,畔业荒芜遗堞坠。
畔花千朵照庭闱,畔亭今日颠狂醉。
畔事由来都在天,畔窗催暝蛩催织。
畔唱乱沿汀鹭合,畔光是处散离思。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类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安闲娇莺恰恰啼。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详细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正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承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然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心旷神怡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陶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安闲”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舒畅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经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安闲”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沉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心旷神怡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安闲恰恰啼。把“留连”、“安闲”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奇多变。
游园不值
年代:【宋】 作者:【叶绍翁】 体裁:【七绝】 类别:【】
应怜屐齿印苍苔,轻敲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注释](1)不值:没有碰见。(2)应:大概。屐[音“季”]齿:木头鞋子的齿。
[译文]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但这也没有关系,花园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那露出墙外的一枝枝红杏已经泄露了盎然的春色。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轻敲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颖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似乎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异,“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关于畔字古诗和冮畔独步寻花古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