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诗名大全时间:2022-11-01 13:14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gong开头的古诗,以及襄阳招gong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1. 以"时"开头的诗句~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时不可兮再得,君何为兮偃蹇?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珉齐。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时哉苟不会,草木为我俦。
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馀晖。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
2. 以来开头的古诗诗句
《净业寺与前鄠县李廓少府同宿》
——唐·贾岛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前日犹拘束,披衣起晓钟。
《寄魏少府》
——唐·贾岛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湿苔粘树瘿,瀑布溅房庵。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饯裴行军赴朝命》
——唐·武元衡
来时圣主假光辉,心恃朝恩计日归。谁料忽成云雨别,独将边泪洒戎衣。
《别李十一五绝》
——唐·元稹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题武关》
——唐·李涉
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皆缘不得空门要,舜葬苍梧直到今。
《送李山人归山》
——唐·陆畅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代魏宫私赠》
——唐·李商隐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3. 那开头的诗句
不是忘机太驯狎,那回曾宿那人家。
出自:《田家 其六》 年代:宋 作者: 华岳
昭宣形体思悠然,那是愚夫那是仙。
出自:《逍遥咏》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信天缘便信天缘,那是凡夫那是仙。
出自:《缘识》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坦荡玄门常不达,那非那是秘源深。
出自:《缘识》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出自:《采桑度》 年代:南北朝 作者: 民歌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出自:《长干行》 年代:唐 作者: 崔颢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出自:《荒村》 年代:明 作者: 于谦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出自:《插花吟》 年代:宋 作者: 邵雍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出自:《长安听百舌》 年代:南北朝 作者: 韦鼎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出自:《昔昔盐》 年代:隋 作者: 薛道衡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出自:《蓟北门行》 年代:唐 作者: 曹邺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出自:《除夜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崔涂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出自:《佳人》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4. 其开头的诗句
1、其中绰约多仙子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2、其险也如此
[唐] 李白 《蜀道难》
3、其德传称
[魏晋] 曹操 《短歌行》
4、其词曰
[魏晋] 曹植 《洛神赋》
5、其叶沃若
[先秦] 诗经 《氓》
6、其修孰多
[先秦] 屈原 《天问》
7、其声愈稀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8、其间奥妙岂堪论
[宋] 无名氏 《鹧鸪天·虎掌葵花一锭银》
9、其外芳芬
[宋] 辛弃疾 《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
10、其如镜里花颜改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妾本钱塘苏小妹》
11、其人不存
[魏晋] 曹丕 《短歌行》
12、其奈风情债负
[宋] 黄庭坚 《满庭芳·初绾云鬟》
13、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宋] 李清照 《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14、其归同道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鹏赋年犹少》
15、其雨怨朝阳
[魏晋] 阮籍 《咏怀》
16、其次云何
[宋] 沈瀛 《减字木兰花·或行或止》
17、其间忧患知多长
[宋] 李之仪 《蝶恋花·万事都归一梦了》
18、其仪孔炽
[南北朝] 沈约 《梁雅乐歌 涤雅》
19、其去等风休
[宋] 王之道 《水调歌头·败屋拥破衲》
20、其实惟欲卧
[宋] 陆游 《杂兴》
21、其王愿助顺
[唐] 杜甫 《北征》
22、其能涉我烟瘴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宵旰轸先虑》
23、其间无固必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24、其年始改称元和
[唐] 韩愈 《石鼓歌》
25、其中切脚无人会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26、其馀晚霞残照
[元] 马钰 《满庭芳·人生七十》
27、其间更有真同处
[宋] 魏了翁 《鹧鸪天·夫子同年第太常》
28、其意何深远
[宋] 宋太宗 《缘识》
29、其寿伊何
[宋] 韩淲 《减字木兰花·从心所欲》
30、其奈太粗俗
[宋] 张抡 《醉落魄/一斛珠》
31、其如尘土颜
[宋] 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73335首》
32、其间一种尤姝丽
[宋] 葛长庚 《贺新郎·晓雾须收霁》
33、其奈有鸾皇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营巢燕子逞飞翔》
34、其人如玉立黄昏
[宋] 张道洽 《梅花》
35、其功说贾生
[元] 王冕 《漫兴 其一》
36、其人虽已没
[魏晋] 陶渊明 《咏荆轲》
37、其国不能举
[宋] 张镃 《杂兴》
38、其或未然
[宋]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39、其寿绵绵
[宋] 释师范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40、其奈参天荆棘
5. 求“好”字开头的诗句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好随汉将收胡土,莫遣胡兵近汉疆。
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好丹与素道不同,失意得途事皆别。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好是谢公兴奋处,夕阳归骑出疏松。=====================================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未曾行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恰似金梭撺碧沼,好题幽恨写闺情。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
① gong yu shan qi shi . bi xian li qi qi
工 欲 善 其 事,必 先 利 其 器.
②gong fu bu fu you xin ren
工 夫 不 负 有 心 人
③gong chou shan bing
工 愁 善 病
④gong yu xin ji
工 于 心 计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预备工作非常重要。
②【工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指所占用的时间;负:对不起。时间不会有负于那些费尽心思的人。指只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就会有收获。
③【工愁善病】指很轻易发愁得病,意思是整天发愁工作很轻易染上疾病。
④【工于心计】工:擅长。擅长专心谋划。工于心计是说这个人很有心机,城府很深的意思。
关于劳动的诗词如下:
1、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2、江上渔者
【北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蚕妇
【北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5、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辛劳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面星-《过零汀洋》
辛劳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蝶恋花·辛劳最怜天上月》
绝句和律诗统押平声韵,就是韵脚为一声,二声的字。从形式上讲是隔句押韵,即偶数句押韵而奇数句不压。一点特别的就是假如首句是平声字收尾的话,首句也要押韵。押韵的字要求是在同一韵部里的,但首句押韵中首句的韵脚要求宽些,可以用相邻韵部的。详细可以看看王力的《诗词格律》,网上有下,就清晰了。很多东西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的。
诗体关于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称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二、律诗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赖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1、 整:每句字数整洁,或五言,或七言。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2、 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要害:1、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2、 只能押平声韵。3、 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4、 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三、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用韵也叫“押韵”。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学过拼音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两大类。比如“公”字,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押韵也就是押韵母相同的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保持诗歌声律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之美。律诗的韵古人写律诗,是严格依照韵书来压韵的。例如清代人一般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韵书。过去所指“诗韵”就是指这个来说的。通行的诗韵共有108韵,因为是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所撰写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过去韵书加以合并简化后列出107韵,所以这些诗韵也称“平水韵”。后世略有增加至108韵。“平水韵”包括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律诗只能押平声韵,由于平声韵目多,又被分为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这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前面提到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一致,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至宋以后,语音变化较大,再照韵书押韵,声律反而不见得谐和,因此,今人写古诗,不一定非要依照韵书压韵。就律诗而言,现在不但首句可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属于平声,也是可以的。四、四声、平仄、对仗四声,指汉语中的四种声调。声调,由汉语的语音高低、升降、长短构成。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现在的普通话,就包含阴平声(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高),阳平声(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一个低升调或低平调),去声(一个高降调)古汉语中也有四声,但与今天略有不同: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没有多大变化入声:这是个发音短促的声调。也是与今天差别最大的声调。在普通话以及大部分地方方言中,平声分化为阴平与阳平而调,入声则分化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调之中。但是,现在江、浙、闽、粤、桂等地区方言还保留有入声。四声和韵的关系比较密切,,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作诗词时,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说说平仄。平仄律诗起于南北朝,当时有部分诗人认为作诗必须四声协和,却造成词句越用越窄,不能达意的后果。通过隋唐人的总结,认为把四声分为平声和不平声两大类,这里的不平声,就是仄声。在诗歌中,假如平仄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就能使音调多样化,不至于单调。这里的平声,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而仄声包括了上声、去声和入声。平仄在诗词中怎样交错呢,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错的。2、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第五、六两句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句:“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金沙(平平)后面跟水拍(仄仄),这就是本句中的交替。金沙(平平)对大渡(仄仄),水拍(仄仄)对桥横(平平)就是对句中的对立。如何辨别平仄:假如方言中有入声的(譬如说江浙人、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轻易解决。其他地方的人主要在于辨别入声字有难处,一般的,可以查字典或韵书解决。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术语的来历。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她的作用是形成整洁的美。例如“抗美援朝”,“抗美”和“援朝”形成对偶。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实际上,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律诗的对仗有自己的规则,就是1、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此外,对联(对子)是从律诗中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平仄和对仗标准。五、律诗的平仄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也是词曲的基础,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是讲平仄。(一) 五律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基础上梢有变化罢了。1、仄起第一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括弧字表示可平可仄,下同。)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事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an\zen两读,这里押侵韵,读zen。)仄起第二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从军行·扬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平起第一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平起第二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答白刑部闻新蝉·刘禹锡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关于gong开头的古诗和襄阳招gong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