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好词好句时间:2022-10-28 14:50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纳凉作者秦观,以及纳凉 宋 秦观翻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1. 秦观的《纳凉》中景色描绘的句子是什么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暗香散溢,泌人心脾。 纳凉 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安闲香。相关资料:夏日“来追柳外凉”——《纳凉》诗赏读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安闲香。 以上一首七绝诗,作者谁人?近日我正作考究。
有些版本说是陆游之作,标题是《城南纳凉》;有些版本则算到秦观的账上,标题为《纳凉》。对此,我一时之间尚无法判定。
且不管它作者为谁,这首诗本身写得很好,甚至由此还可引出一些感触。 夏夜炎炎,暑气逼人,如何消暑纳凉?过去,我们多是手执大葵扇,搬一张小木凳,围坐在露天之下,或小巷内,或马路边,或榕树下,或河堤上,一边拍蚊子,一边扇凉风,一边看星月,一边拉家常。
现代人有福了,社会先进,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管它热到三四十度,家有电风扇,尤其有空调器,暑热奈我何?将屋中的空调大开,安坐厅中的沙发,喝着香茶咖啡,看着俊男美女演绎的电视剧,何其乐也。我想,如今,许多人的夏晚,就是如此过吧。
在屋内享受空调,固然舒服,但是,在露天中纳凉,尤其象古人在野外纳凉,则更有情趣。上述那首《纳凉》诗,不就写出那别一番的情趣吗?诗人靠着大自然的造化,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避暑纳凉。
诗人年纪不少了,需要“携杖”,而即使携杖,他也要到户外纳凉。首句中的“追”字用得最好!一个“追”字,说明诗人对“柳外凉”的喜爱和迫切之情,间接透露了那里的景色甚佳。
那是什么地方?第二句诗,即作交代,那是在一条很美丽的桥——画桥的南畔。在过去,尤其在古代,那些石桥晚上基本是不通车的,没有危险,没有污染,倒是人们聚集的场所。
这个画桥南畔,就是长满杨柳的地方。有桥必有水,在河边或湖边柳树之下坐着,的确是很舒服的事。
那么,如何坐?诗人用“倚胡床”三字。胡床是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为棕绳联结的坐卧家具,可以折叠,取放方便,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着的马札,各类的沙滩椅亦仿此而制。
这个“倚”的姿势如何?是靠,是坐,是睡?唐代杜牧的《秋夕》诗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句,有的版本将“坐看”作“卧看”。坐和卧,我们现在是很不同的动作,但坐胡床,卧胡床,以及倚胡床,对古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
此句中的“倚”字也用得妙,这一动作,很能表现出诗人洒脱、安逸的姿态和心境。在这画桥南畔纳凉,假如没有人作伴,又或者没有其他的娱乐,究竟是美中不足。
原来,作者是不会寂寞的,明月升空之时,便有笛声吹起,这笛声从何而来?是在船上传来的,可见这里也是船家聚居之处,是否如南京的秦淮河,广州的荔枝湾?这笛声不是一两曲,吹笛者肯定也不是一两个,因为笛声是“参差起”的。我还可以大胆地这样设想:吹笛者的水平肯定不低,因来此纳凉者,不仅有平民百姓,也有如秦少游或陆放翁那样的仕宦之人。
此句中的“参差起”三字,让我们如笛声入耳,使得诗歌骤然生动起来。假如说前三句写出了绿、彩、白等色,写出了笛子的乐声,写出了作者的动作心情,让读者在视觉、听觉和感觉上有强烈的接触的话,那么,末句,诗人还要让你的嗅觉也用上——风定池莲安闲香!一池莲花,凉风吹拂,肯定会送来缕缕清香,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的巧妙不是“风送清香”,假如这样反有点俗套,作者写的是“风定”,即没有风;没有风吹,会给纳凉人送来清香吗?请放心,“池莲安闲香”。没有风,在这里也能闻到池莲之香,而有风呢,那就更不用说,纳凉者都会满鼻清香的! 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写了众多的事物,如柳、桥、床、月、船、笛、风、莲等;顾及到色、声、味,而作者的心情、志趣,在不多的动作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中,完全可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
古人写夏夜纳凉的诗当不少,如宋杨万里有《夏夜渐凉》七绝:“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晚清书法家何绍基有《慈仁寺荷花池》七绝 :“坐看倒影漫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显然,这两诗在艺术手法上都不及《纳凉》。 这首诗除了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心境,还描画了一幅太平景象,我想,说它的作者是北宋的秦观,还较南宋的陆游可信。
2. 有关夏夜的美文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4643736夏夜
炎热聒噪了一天的世界,随着夕阳慵懒的最后一瞥,疲倦地滑入了玫瑰色晚霞的梦境,恢复了往日依旧的宁静。四起的暮色如同一团在水中泼开的浓墨,缓缓地氤氲开来,徐徐地在流动,弥漫着一片暮色苍茫。此起彼伏亮起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宛如活泼顽皮的精灵那闪烁的目光,营造着神秘朦胧的夜色氛围。
晚饭后,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在安谧的花园里散步。不能说模拟着文学家朱自清走在荷塘的月色下那份信步悠闲,但至少有着同样的心境,享受着一样的月光,放开思绪的翅膀,随意地任思维悠悠的游走,那份自然安闲的感觉和舒服,也只有在这朦胧安谧的夜色里,才能感受那其中舒适的美妙。
走在茂密的林荫小道,透过纤细柔长的柳丝,伫立注视,洁净而湛蓝的夜幕,看上去格外地深邃遥远,点点星辰,疏密有间地镶嵌其中,清秀盈盈的一轮弯月,悄悄地贴在平静的天幕,显现着典雅庄严的质感。
蓝色的天幕,金黄的星斗,蓦然想起儿时那个夏夜纳凉的情景,也是这样的夏夜,酷热难奈,外婆先在门前的院子里,打扫出一片干净的地方,拿来晾晒粮谷的竹编方席,方方正正地铺开,和我们兄妹几个孩子,脱了鞋子席地坐下乘风纳凉,外婆也就是在那些摇着芭蕉扇子的夏夜,教会了我许多的谜语和歌谣。
看着此时眼前的天空,碧蓝如洗,繁星点点,心里竟然感触起伏,不禁默默吟诵着那年夏夜的歌谣:“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铜钉。。”
恍惚间,此时正坐在那儿时外婆家门前那张方正的竹编大席,猜起谜语,唱着歌谣,任歌声笑声随着凉爽的夜风飘的很远很远。往往是安静地听完了神秘离奇的传说,猜了谜语,唱了歌谣,高兴的情绪就沸腾了,光着脚丫跑在院子的青石碾盘周围,和弟弟妹妹玩耍着捉迷藏,抓特务,一根高粱杆就是永远打不完子弹的长枪,负了多长次伤,光荣牺牲了无数次,醒过来,仍旧英勇顽强的作战,静下来,依旧是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
没有奢华的玩具和恬静的贪心,没有虚荣,没有浮躁和庸俗,现在看来,真正快乐的源泉,并不需要金钱,地位,豪宅。只要有一颗淳朴率真的心。也许正如佛教上所说的“贪、嗔、痴、”是一切不快乐的根源。
坐在樱花树下的石椅,仰望一抹碧蓝的苍穹,回味着儿时的快乐情景,眼前浮现着那张竹编的方席,那青石碾盘上的游戏,那首首动人的歌谣,那些至今还在脑海里散发着神秘光环的传说。而此刻,我只想伸手抚摩记忆中,外婆额头绽开的菊花般漂亮的皱纹。
夏夜是迷人的;夏夜是奇妙的;夏夜是如诗如画……
夏天的夜幕徐徐降下来了。太阳红着脸,带着周围的红黄色的朝霞。消失在天涯,吃完晚饭,劳累一天后的人们来了大榕树下乘凉。我想:假如冬天把它的一点儿寒冷转到了夏天;而夏天的一部分炎热转到冬天,这一切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想着想着,一群萤火虫飞来,金闪闪的,漂亮极了,它们就似乎夜空上的金光闪闪的星星一样降到了人间。正在此时,传来了一阵阵蛙声,有节奏地叫着,这就似乎在比赛谁叫得最大声。这似乎是雷鸣般的响声。这时,微风习习,吹在树上,树叶沙沙地响了起来,为蛙声和鸣。在清朗的夜空中,一轮金黄色的月亮好似圆盘,高高地挂着,为大地洒下了皎洁的银光。夜空中撒遍了金光闪闪的星星,漂亮极了。忽然几颗流星飞速的从天际划过,为夜空添上了几个音符。听爸爸说:“夜空中的星星是陨石在天上飞行;而流星的形成是因为这些陨石进入了大气层,被地球的吸引力吸引进来,而它进入大气层里,就会经过摩擦发光的现象。然而我们看到的流星,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真是令人想不到,连这流星也有这么大的学问。
这夏夜可真是迷人的;奇妙的;如诗如画的……
3. 《夏夜叹》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夏夜叹》这首诗是写,窗下纳凉的情景,希望国家能安定的情景。
《夏夜叹》
唐五代•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夜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在夏夜纳凉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作者对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的关切之情。全诗描写夏夜景色生动细致,体物精细,音调铿锵。
翻译: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翱翔。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得意其乐为常情。
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周八方。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翱翔。
时逢乱世,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劳,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综上所述,此诗主要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以及引发的思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疾苦的关怀之情。全诗写景细致,写情深切,语言质朴,音调铿锵。
4. 话说纳凉 作文
夏夜纳凉自古而然,有诗为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乡下纳凉没有那样排场,简陋局促。一张竹床,几把凳子,或是将竹席直接铺到毛茸茸的草坪上,最多,泡一壶柳叶茶,冲一盏米汤。全家人吃罢晚饭,主妇、姑娘们冲个热水澡,男人拖着木屐,把荷花塘当了澡盆。荷叶塘的水清凉无比,由于荷叶的遮掩吸纳,水温比白水荡至少低两三度,劳碌了一天的身体,就像铁匠铺里捶打好的农具坯,是要经过淬火这道程序的。洗毕,拿着芭蕉扇坐在月亮底下,享受着徐徐冷却的夜风吹拂,降下身上的暑气,是再舒服不过的美事。纳凉最理想的地方,是巷子,太阳尚有一竹竿高,有的人家就及早动手,把凉床搬到巷子口,抢占有利地形。巷口与圩连通,清风徐来。那时候的扇子也是凭票供给的,很难做到人手一把,僧多粥少,一把扇子也成了家底厚薄的象征。新买的扇子,主妇们得对其进行深加工,用布条给扇子边缘绞边,那扇子就能经久耐用。扇面上我们还题上打油诗:“七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不热?”
夜晚,天是黑板,星星便是老师板书的生字。牛郎织女星自不言说,因为有个浪漫的传说,总是被孩子最先熟悉。北斗星和南斗星,也因为造型别开生面,而被我们熟知。它们分别被村人称作大粪瓢星和小粪瓢星,村人将那两组星委屈成浇麦子菜园的粪瓢,好像是对它们的不恭,却也透出亲切。村中那位老私塾,还捻须作过一副对联:“北斗七星水面映天十四点,南来孤雁连身带影一双飞”。还能看到流星,我们称之为贼星,明明灭灭,倏忽即逝。
纳凉,树头上生风最妙;更多的时候,树梢纹丝不动。这时候,纳凉的孩子就喊风,喊风被诌成了歌谣:“大风凉小风凉,起个大风给我凉,风在天上转转,地上把人唤唤,不唤不起来,风在草堆埋……”仿佛天上的风是家里的鸡或是草坡上的牛,一唤,它们听得懂声音,就听话来到身边似的。喊风,还被喊成一种调式,名曰风歌:“乖乖乖乖我乖乖,我打风歌给你猜,什么树上结大碗(哎),什么树上结钢锥?小伢来,什么树上结刺猬?乖乖乖乖我乖乖,你打风歌给我猜,柿子树上结大碗(哎),皂角树上结钢锥,小伢来,板栗树上结刺猬。”
听故事和猜谜语,是纳凉的两道免费大餐。“青竹竿,顶簸箕,里面晒着白饭胚”,谜底是向日葵;“头顶乌纱,脚踩泥巴,怀中抱子,胡子拉碴”,便是玉米。犁的谜面是“弯弯树弯弯柴,弯弯树上挂金牌,你把金牌猜到底,我把银牌翻过来”;风车的谜面是这样的:“眺望一条牛,近望没有头,打死没血,剐死没油。”我将这谜打给在高中读书的侄儿听,他抓耳搔腮,想了半天,就是一身痒不往痒处抓,答非所问,他根本就没见过风米风稻的风车。有的谜语,是一谜多底。如:“天灯笼,地吊罐,牛皮打得铁叫唤”,分别猜月亮、水井、锣和鼓。“从东门到西门,碰到一个古怪人,有人点灯不干活,有人干活不点灯,有人用针不用线,有人用线不用针”,那是猜萤火虫、纺棉姑、蜂、蜘蛛。“天生眼,地生包,水生骨头路生腰”,则是星星、坟墓、冰、石拱桥。
自从有了电风扇和空调,夏夜纳凉的景观,就一去不复返了,谁还会仰望星空数那“天生眼”呢。天上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村头纳凉人影幢幢的情景了。
5. 夏夜人们纳凉的作文400字~500字
1.天气是一年比一年酷热,人就像活在蒸笼里,汗水情不自禁地往下淌,我的脑海翻滚着艰辛纳凉的一幕。
以往,住房一般都是租用单位分配的公房,诸多条件限制,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过是十平方米左右,就算很幸运了;房子的墙是用坚实的石头砌起来的,热传递却是透明的,房间烘得很,加之窗子也不那么豁达,挨着走廊,窗子在夜间是紧闭的,通风条件变差,室内备感燥热。 对付酷热,老办法是摇摆蒲扇、纸扇、芭蕉扇等,以此获得凉意。
自己给自己扇扇子,久而久之,手也酸了,添加的几多倦意伴着丝丝的凉爽徐徐进入梦乡。睡着了暂时忘了热,醒来时却发现背上的汗水,竟在席子上复印了人的背影。
那年在某山区下乡,看见理发店的天花板上倒挂着一张硕大无比的纸板,牵引一根绳子,我好生奇怪,刚驻足,竟发现理发匠踩着传动装置,纸板有节奏地摇摆起来,风儿呼呼地吹向躺椅上正在理发的人。原始的风吹来,身为过客的我也感觉到几多凉快。
人们总是从原始走向技术变革,并从中获益。电气化带来纳凉机械化、自动化。
电风扇问世,有台式、落地式和壁挂式,以及吊顶式······依仗电力,从不同的角度自动地吹出强风或和风,人们各取所需地纳凉,舒服无比。 空调则是奢侈的纳凉电器。
人们把房间关(隔)得密不透风,才动用空调,将冷气留给自己,反季节地盖起棉被;而热气和水一起源源不绝地排出室外。这期间,电度表像在赛跑一样不停地飞奔着。
窗外一片热浪袭人。院内,走廊,窗下,甚至穿行的楼梯,人们很难找到一块清凉的净土。
人们走出小天地,寻找纳凉的去处。 聚集在大树下享受树阴的凉意,观察婆娑的变幻,虽然单调却可以随你自由联想,任你闭目小憩。
一些人用下棋、打扑克等休闲方式来分散对热的厌倦和注重力。 有些人,发现附近有山洞,阴凉通风,是大自然造出的空调,不约而同地像开会一样聚集在那里,不过,没有像样的中央议题,议论的仅仅是东家长,西家短,传播点道听途说的趣闻,也许会说到热中有凉的故事。
有的人到江河湖海去,到游泳馆去,躲进水中温柔世界,拒绝热浪扑面。 有人则钻进超市和营业厅等有冷气的地方逛逛。
是购物、散步、娱乐或休闲?其实直奔“纳凉”主题的大有人在。来去匆匆的过客,则在超市的风帘下吹风,一面凉透了心,一面看着街景和各色的行人的饰物,那是动态的画,活生生的电影,不用买票,爱看就多待一会儿,爱走就走,自由得很!当然也有碍生意之门的通畅。
当年大多数的单位都没有装空调,可有的营业厅空调的冷气却是多得溢出,有些老人家从早到晚就守在门口纳凉,为回避太阳,不时地挪动他们的报纸坐垫,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和最近的逸闻。有的嘴里含着烟头,漫不经心地弹落烟灰,与地上多种废弃物一起点缀门面,与高雅的窗明几净的大堂形成极大的反差。
只有上级检查前的洒扫庭除,水龙头才暂时驱散他们的聚会。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京市民家庭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
在号称火炉的南京过夏天,“纳凉”对百姓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朴实智慧的老南京人创造发明了不少夏季纳凉的办法,具有共性的夏季纳凉方式有“三宝”。
第一宝:竹器纳凉摆战场 夏季纳凉的最佳时间为晚上,一是太阳落山后的晚上天气凉爽了,二是职工下班了,学生放学了,回到家里吃完晚饭洗把澡,一家人聚在院子里纳凉;没有院子的居民,在沿街也能摆开纳凉的架势,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是件最自得的事情。 那时一般市民家庭没有电视机,有收音机的家庭也极少,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各种晨报、晚报等报纸阅读,晚饭后除学生们要做点作业外(放暑假后学生可以白天做作业),剩余的时间就是纳凉闲聊。
一到傍晚来临,家家户户就端来凉水,甚至是井水,泼向地面降温,将晒了一个白天的热气冲刷干净凉个透。接着划地为界各占一方,将家中的纳凉器具一股脑儿搬到院子里或街边上,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等待纳凉时刻。
当时的纳凉器具几乎全是竹制品:竹凉床、竹凳子、竹躺椅、竹席子。吃完饭、洗完澡,一个个先后溜出家门来到院内,或坐或躺地开始乘凉。
由于那时居民多数都住在大杂院内或沿街上,一个门里或街里进出,相互十分认识,白天各人忙各人的,到了晚上聚在一起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国家大事,厂里新闻,还有街头巷尾的传闻,加上个人观点评论,说得天花乱坠,十分有趣。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拿出个半导体收音机给大家听听,也成为当时最大的时尚。
由于左邻右舍太认识了,所以男人们赤大膊,女人们穿背心短裤,东家串来西家串去,相互间毫不觉得尴尬,仿佛就是一家人一样,这是现代人无法达到的和谐融洽境地。 第二宝:城门洞里最凉爽 在院内纳凉或在大街上纳凉的场面,已成为那时南京城市夏季的一道风景。
不过这种纳凉方式在初夏和夏末秋初时管用,在盛夏季节,酷热难当,四周无风,在普通的室外纳凉仍旧汗流浃背,于是人们又会采取其他的纳凉地点和方式,而城门洞里纳凉最凉爽。于是,家住在靠近南京明城墙城门的居民,如中华门门东门西的、玄武门附近的、解放门附近的、明故宫附近的等等,。
《纳凉》
作者: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安闲香。
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详细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安闲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安闲暗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意,连心境也分外恬静。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详细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详细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峻(《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峻则涉及此诗严厉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秦观 浣溪沙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安闲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轻寒:阴天,有些冷。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安闲:自由安闲。
9、丝雨:细雨。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翻译: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
早上的天阴着似乎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安闲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
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似乎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幅晚春拂晓清寒景象。上片以总摄方式写晓阴穷秋的景象。漠漠形容清晨时烟雾丝雨、柳絮飞花交织成的淡淡迷蒙的画面。晓阴无赖乃楼中人发出的怨恼:真是无奈呀!清晨阴冷竟像深秋,暗示出时节正当寒食清明之际。淡烟写楼中人在晓阴轻寒中忽然发现眼前景物之美:白蒙蒙的淡淡烟雾,清潺潺流淌的碧水像一幅幽静、淡逸的画境。下片承画屏幽而选取飞花丝雨富有动态性的细节意象精描细绘画境之幽静与楼中人似梦如怨的情怀。安闲乃形容柳絮与落红顺其自然地飘然而落,倏忽而去,有如缥缈的春梦一样轻柔、空盈。最后以闲挂二字透出楼中人的空虚、闲寂的神情与心绪,与前面的景物描写融成一片。这首词以清丽柔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精小的楼阁和她闲淡的精神世界,这两者全容纳在寥寥三十几字的小令之中,却作得仿佛一件精美玲珑的艺术盆景,令人久久欣赏把玩。
秦观 望海潮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
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
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
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
暗随流水到天边。
赏析:
本词抒写今昔之慨,由今感咎昔,又由昔慨今,错综交织,而以怀旧为主。起三句由梅疏冰溶表明春光又临,东风略点,换年华,见春光依旧而年光非昔。金谷以下到华灯、飞盖,均写当年春日京华俊游盛况。长记点明为追忆中情事。京华春光之美,夜宴冠盖之盛,误随车之少年浪漫,令人神往。兰苑三句,说明物华如旧,自身已老,与暗换呼应,并发出愁深情浓的感喟。以下转入眼前景,暮色苍冥,天宇无尽,栖鸦擦过,面对远谪天边前程,亦如栖鸦无奈,何枝可依。词中以陈隋小赋手法极力铺叙过去的欢乐,句法丽密,而目前的凄清牢落,却只以疏笔借景物点染,形成强烈对照,感人至深。词中柳下桃蹊几句,把绚烂的春色、无处不在的春光,渲染得十分真切动人,布满了生意。整首词典雅清丽,温婉平和而意脉不断、气骨不衰,是精彩的长调。
秦观 鹊桥仙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赛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沉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关于古诗纳凉作者秦观和纳凉 宋 秦观翻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