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古诗文集时间:2022-11-13 16:32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古诗写作背景,以及候馆梅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踏莎行·候馆梅残》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拼音版:《踏(tà)莎(suō)行(háng)·候(hòu)馆(guǎn)梅(méi)残(cán)》
候(hòu)馆(guǎn)梅(méi)残(cán),溪(xī)桥(qiáo)柳(liǔ)细(xì),
草(cǎo)薰(xūn)风(fēng)暖(nuǎn)摇(yáo)征(zhēng)辔(pèi)。
离愁(líchóu)渐(jiàn)远(yuǎn)渐(jiàn)无穷(wúqióng),
迢迢(tiáotiáo)不断(búduàn)如(rú)春水(chūnshuǐ)。
寸寸(cùncùn)柔肠(róucháng),盈盈(yíngyíng)粉(fěn)泪(lèi),
楼(lóu)高(gāo)莫(mò)近(jìn)危(wēi)栏(lán)倚(yǐ)。
平(píng)芜(wú)尽处(jìnchù)是(shì)春山(chūnshān),
行人(xíngrén)更(gèng)在(zài)春山(chūnshān)外(wài)。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
②薰:香气。 征:远行。辔:这里指坐骑。
③迢迢:形容路遥远而绵长。
④危栏:高楼的栏杆。
⑤平芜:平坦的草地。
【评解】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
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立刻征人。以景为主,融情于景;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
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
表性的一首。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告别的主题。全词以柔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奇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参考资料
《踏莎行·候馆梅残》.诗词名句网[引用时间2018-1-18]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其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位。他的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欧阳修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编《新唐书》,并独自完成《新五代史》。他的《六一诗话》又拓宽了新的文学批评方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了较深的影响。他的《踏莎行》一词,就突出了既富于情韵,又语言浅显的特点。“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断,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的上半阕的意境是:馆舍庭院里那盛开的梅花在春天到来之际已经纷纷凋落了,那潺潺的小溪的桥头旁柳树枝条上已绽开新绿。青草散发着阵阵清香,春风和煦又使人倍感暖意。在这春暖柳绿的时候和亲人别离,信手牵着马的缰绳,只见马的辔头轻轻摇摆,可离家的路还是徐徐远去。此时,我的情思却越来越浓,如同滔滔奔腾的春水湍流不息。接着作者则以奇妙的想象手法在下半阕里写出了恋人盼望他归来的情思。思念的人告别而去,想必是柔肠寸寸,晶莹的泪珠流过粉妆的双脸。那居住的楼庭太高,千万不要倚楼远眺,那样会使人更加伤感。你要知道,在开阔的大草原的尽处,就是更加春意盎然的远山,同样思念你的那位人就在那青青的远山那边。显而易见,欧阳修这首词写的是告别情思,这在古诗词中的题材里是常见的,但作者的写作手法奇妙,意境柔美。冬去梅残,春来柳绿,行人离去渐远,恰如迢迢不断的流水,这就自然的表达了告别的情感。然而,远离的行人还在想象思念他的人的情思,眺望青山而不见行人,可行人却心情舒畅地告诉她,草原尽处,是布满勃勃生机的春天里的远山,你思念牵挂的人就在山那边。纵观全词,虽写的是春景告别的情思,其景其情却融为一体,可谓景愈佳而情愈深,语言虽浅显,但情真别致。词的格调深婉清丽,对后来的词作者有很大影响。
踏莎行候馆梅残 赏析,全词主旨中央是写‘离愁’,上片和下片皆是围绕‘离愁’来写。本文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字词解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作品译文: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常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央意旨是表现离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轻易触动离愁。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告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优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远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茂盛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眺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边。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续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准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新五代史》,有很高成就。 以上这篇踏莎行候馆梅残 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假如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挚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大学高考!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①,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③,楼高莫近危栏倚④。平芜尽处是春山⑤,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①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②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③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④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⑤平芜:平坦的草地。
翻译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我肝肠寸断,泪流满面,别上楼去倚着那高高的阑干痴望,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柔美,读来令人神远。上片写行者在自得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告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讲解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它以对句开头。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节,是一番初春的景色。就在这明媚的春色之中,出现了远行的旅人。他坐在立刻,拉着缰绳,有点行色匆匆的样子。迎面吹来的'风是温和的,地面初长的嫩草散发出的芬芳另人清爽。这第三句,承上启下,由春景过渡到离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可是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他好像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详细的形象,使人轻易感受,轻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是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笔锋一转,折入旅人的怀乡之情,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
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泪,伤心时,只能登上小楼,远望远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词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了家里的她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离愁,又由离愁而想到了她临高倚栏远眺,想到了她登高眺望而又不见的愁更愁,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
最后两句重复“春山”,用意深刻。这春山是倚楼眺望的闺中人穷尽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能达到的极限,远方到底怎样,她不得而知。然而越过了春山,也就是越过了她的目力和想像之所及,但她还是要倚那危栏。远行的旅人如此为闺人所想,就显得两人感情的愈加深厚,告别的愈加苦痛了。这就是结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数百年来,不知感动过多长人的缘故吧。
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眺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柔美,读来令人神远。上片写行者在自得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告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关于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古诗写作背景和候馆梅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