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木落归本”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mù luò guī běn
成语简拼:MLGB
成语注音:ㄇㄨˋ ㄌㄨㄛˋ ㄍㄨㄟ ㄅㄣ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叶落归根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成语解释:犹言叶落归根。
成语用法:木落归本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成语“木落归本”的扩展资料
1. 五千年木落归本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我去年买了个表”……的另一种拼音解读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2. 本木成语
本末倒置
-------------------------------
你好!
很兴奋为您解答,
如有疑问请追问,
如满足记得哦~~~
O(∩_∩)O
谢谢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3. 木( )( )( )填空,成语。
木头木脑 形容呆板、迟钝 木雕泥塑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木已成舟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鸡养到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木干鸟栖 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木梗之患 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木公金母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木坏山颓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木落归本 犹言叶落归根。 木讷寡言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木心石腹 犹木人石心。 木朽蛀生 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希望帮到你 望 谢谢 加油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4. 本的成语有哪些
英雄本色、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正本清源、
本位主义、
照本宣科、回
一本正经、
本性难移、
变本答加厉、
追本溯源、
一本万利、
木本水源、
舍本求末、
小本经营、
本固邦宁、
本来面目、
原原本本、
木落归本、
三句不离本行、
推本溯源、
敦本务实、
德本财末、
看家本领、
拔本塞源、
端本澄源、
积基树本、
邦以民为本、
三句话不离本行、
张本继末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5. 带木字的成语有哪些
朽木难雕、
草衣木食、
木落归本、
迁于乔木、
土牛木马、
立木南门、
金口木舌、
草木萧疏、
枯木生花、
呆如木鸡、
异木奇花、
泰山梁木、
土木形骸、
蠹众木折、
池鱼林木、
竹头木屑、
山木自寇、
登木求鱼、
削木为吏、
八公草木、
风木含悲、
鸣于乔木、
盘木朽株、
木头木脑、
一木难支、
连理之木、
草木知威、
寸木岑楼、
心如槁木、
朽木生花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6. 探讨 落木与落叶的区别
这个问题牵涉到古今字义的变化,以及诗词固定意象的形成和使用。
在古时候,“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树”的意思,是个名词。这一点我们看小篆的字形就知道,“木”字其实就是一棵树的外形。那么“树”又是什么意思呢?“树”是人手拿着一棵树在栽种的样子,所以,“树”是动词,有“十年树木”,“树立威信”之类的讲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古诗中很少看到“树叶”,却有“木叶”的词语。因为“木”原本就是树,今天说“树叶”,古时就是“木叶”。如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丕的“草木摇落露为霜”。直到汉唐时节,树、木才开始混用,如唐朝马戴的《楚江怀古·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那什么时候用“树”,什么时候用“木”呢?这其中是有微妙的不同的,我们不妨看两首诗感觉一下。南北朝时期吴均的《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再看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
从这两首诗的不同情境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木”本身带有了冷落、枯萎的味道,适合表现严寒萧瑟的意味;而“树”则更多地表现了枝叶繁茂的大树状态。“木”不但带了树干枯黄的颜色暗示,同时给我们以粗糙、龟裂等树干才有的触感,让人自然形成衰败、萧条的意象熟悉。
也就是说“木”有了固定的意象。古诗中使用“木叶”的场合和“落叶”也不一样。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明显是写秋天的落叶萧瑟下坠,而曹植的《美女篇》中,“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则可以看出使用“落叶”的情况是更轻柔,更飘逸的叶落状态。
经过这些意象的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树叶”、“落叶”更适合形容春夏之时,在微风抚慰下飘飘洒洒,一落三荡的唯美绿叶飘飞状态。而“木叶”、“落木”则适合在秋冬之时,寒风凛冽摧残得枯枝上的败叶飒飒下坠的景象,意象联想自然就和离人、游子、清秋、悲伤这些感受结合起来。
因为“木”即树,本身就包括了树干和树叶,所以“落木”一词在当时是就是指“落叶”,只不过利用了“木”这种本身附带的诗词意象,为整首诗沉雄、悲凉的基调描写添砖加瓦。
至于有些朋友说“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指在江边看到放木排或者送木头去下游的景色,思路开阔是好的,但是于整体的意境并不符合,这里就不讨论了。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7. 探讨 落木与落叶的区别
“落木”与“落叶”的区别是:
“落叶”是春夏之交包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落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寻常的想法,那么“叶”字好像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毕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尔了。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考吗?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经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a8f1c8200722192e4536f6eb.html本内容来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