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周公吐哺”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hōu gōng tǔ bǔ
成语简拼:ZGTB
成语注音:ㄓㄡ ㄍㄨㄥ ㄊㄨˇ ㄅㄨ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猜谜网:xiezuowen360.cn
成语解释:《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用法:周公吐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成语“周公吐哺”的扩展资料
1. 周公吐哺的读音是什么
周公吐哺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来自百度汉语|报错周公吐哺_百度汉语[释义]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猜谜网:xiezuowen360.cn
2. 一休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含义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续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
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遇到急事,就立刻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治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交给成王治理。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大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猜谜网:xiezuowen360.cn
3. 周公吐哺的翻译
一、译文: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二、原文:
汉 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扩展资料
一、 作品简介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1-7]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1-5] [6]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承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续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猜谜网:xiezuowen360.cn
4.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士 翻译
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仍旧害怕失去天下才学之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发吐哺”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闻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预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虑,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假如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殊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管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周公辅佐周成王,建设新的国家,日理万机,忙的事情都有什么?比如制定战俘处理政策,签署奴隶治理条定,讨伐周边不服气的小国,镇压反周复商势力,还得给政策安顿商朝贵族和遗老遗少。忙的时候,周公洗澡都有人打扰,古时候男人头发长,周公握着湿头发从浴室跑出来,接见完了,又回去接着洗,反复多次。至于吃饭也很麻烦,吃一口肉片,不等嚼完又得吐出来,因为三教九流的客人又来求见了,所以一饭三吐哺。后来曹操在短歌行里引用这个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说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立刻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猜谜网:xiezuowen360.cn
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含义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含义是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相关典故内容: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闻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预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虑,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假如要死,就让我死吧。’
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
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殊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
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管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周公吐哺释义: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二、成语典故: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猜谜网:xiezuowen360.cn
6.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周公把嘴里吃的食物吐出来,比喻求贤心切,对待客人非常有礼。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意思是: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也表明了周公对天下之士的礼遇。
扩展资料
引用周公吐哺典故的,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原文如下: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猜谜网:xiezuowen360.cn
7.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明什么?
意思是: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拓展资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孟德——曹操的诗歌《短歌行》。《周公吐哺》典出《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作者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的奠基人。猜谜网:xiezuowen360.cn
8. 吐哺握发的历史人物是谁
是周公。“吐哺握发”出自汉·司马迁《史记》:“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意思是:有时候正在洗澡,有人来了,周公握着湿头发从浴室跑出来,接见完了,又回去接着洗,反复多次。至于吃饭也很麻烦,吃一口肉片,不等嚼完又得吐出来。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续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续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周朝最早的王是周文王,他的儿子周武王推翻了殷纣王。武王快要病死时,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但成王年幼,因此,武王临危之际,就把弟弟周公召来,托付说:’你可要好好协助你侄儿执掌天下啊!’于是,成王成年以前,就由周公处理政事。
周公不但足智多谋,而且为人忠诚,过去协助武王讨伐纣王,如今代替武王执掌江山,心里却毫无窃夺之意。可是朝廷里却有人非议说:’总有一天,他会把王废了,自己来当王。’
于是,真的有人打着防止周公篡夺天下的旗号,起来叛乱,想把周公推翻,把周朝的江山据为己有。周公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把他们全都镇压了下去;周公还制订了国家的礼法,使得长幼、君臣有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制礼作乐’。
等到侄子长大成人,天下安定,周公便将朝政还给了他。周成王知道自己能执掌天下,全靠叔叔的辅佐,故而对周公非常敬重。周公有个儿子,叫伯禽。周成王为了表达对周公的感激之情,打算把鲁国封给伯禽。
伯禽临出发时,周公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你到鲁地后一定要记住,要勤于政事,你知道我是怎么治理周朝天下的吗?只要有人来找我,哪怕我正在吃饭,也马上接待。
有时饭刚到嘴边,有贤臣求见,立刻又把饭碗放下,先出来接待;有时正在洗发,有人求见,顾不上束头发,就赶快先把头发攥在手里,先出来迎接。’一饭三吐哺,沐浴三握发。’这样才能把国家管理好。’
’吐哺握发’这条成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吐哺握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猜谜网:xiezuowen360.cn
9. 周公吐哺什么意思
周公吐哺,成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目录基本信息具体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基本信息具体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词目:周公吐哺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解释: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具体释义典源《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2]典源译文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2]释义“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谓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同源典故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编辑本段用典示例东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发,惧於失人。”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发下名流,也是喒的风云凑。”[1]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闻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预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虑,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假如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殊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管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猜谜网:xiezuowen360.cn
10.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含义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含义是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相关典故内容: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闻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预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虑,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假如要死,就让我死吧。’
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
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殊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
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管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周公吐哺释义: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二、成语典故: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猜谜网:xiezuowen360.cn
11.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周公吐哺”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公吐哺,读音:[ zhōu gōng tǔ bǔ ]
具体解释:
1. 【解释】: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2.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造句:
1、他有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迈胸怀。
2、成康之治,周公吐哺的故事,依旧深入人心。
3、当年周公吐哺,今日大人光脚相迎,田畴心里很是感动。
4、维信有遇,自作才言,望周公吐哺握发,期蔡邕倒徙相接。
5、以善德意志国一国,即效周公吐哺之念,必得四夷归心,得我天朝德沛万邦,千秋万世之业也!猜谜网:xiezuowen360.cn
12. 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出自东汉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原文选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第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详细时间。五是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势宏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齐,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歌行二首猜谜网:xiezuowen360.cn
13.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曹孟德希望天下的人才能归自己所用,共创王业,天下归心。猜谜网:xiezuowen360.cn
14.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翻译出来啥意思
释义:然而他(周公)洗头时(因为有人拜访)要多次挽起头发,吃饭时(因为有人拜访)要多次吐出食物,生怕失去天下有识之士。
出处:《韩诗外传》
作者:韩婴
创作年代:西汉
原文: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翻译: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蔑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扩展资料
典故——握发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胞之弟,因其采邑在周太王所居之周地,故称周公。
周公为政,励精图治,礼贤下士,尤为人所称道。自己虽然地位极高,但对人才非常重视,对前来求见的贤士无不是迫不及待地接见,唯恐错过。有时,正沐浴着,或是正吃着饭,恰逢贤士到来,那就马上起身,一次次地把头发握起来,一次次地吐出口中的食物,去诚心接待贤士。
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曾引用该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意思是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吐哺猜谜网:xiezuowen36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