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礼仪之邦”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禮儀之邦
成语读音:lǐ yí zhī bāng
成语简拼:LYZB
成语注音:ㄌ一ˇ 一ˊ ㄓ ㄅㄤ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友好邻邦
错字纠正:邦,不能写作“帮”。
成语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成语解释: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成语用法:礼仪之邦偏正式;作宾语;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成语造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英文翻译:a state of ceremonies
成语“礼仪之邦”的扩展资料
1. 礼仪之邦指的是什么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记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项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详细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等级制度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吸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相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良好个人素质的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
尊老敬贤
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轻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允许。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盛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详细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盛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仪尚相宜
二、仪尚相宜中华民族素来注意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碰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详细的规定。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相宜。即如二程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旧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要掌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礼遇
三、礼貌待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注意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始终给人以启迪。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假如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假如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舒畅,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假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生气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端以合者,则无端以离”。四、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严,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仪表要求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假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妆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严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详细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严、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详细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齐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2. 请问:为什么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呢?
唐代孔颖达说:“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假如说,在古代汉语中,“中国”更多地于一个地域的概念,“华夏”则更倾向于代表一个文化共同体,而维系这个共同体并引导它繁荣、进步的价值基础,是“礼”和“义”。两千多年来,“礼仪之邦”(又叫“礼义之邦”)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经由他们长期努力和奋斗而为中国赢得的誉称。中国礼文化绵延数千年,举世无匹,它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明清以后,礼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作用日益显露,与此相伴,反礼教的呼声也逐渐增高。经过历史巨变、岁月沧桑,古老的礼文化已渐与现代人远逝而去。当然,古代的“礼”与现代的“礼仪”所涵盖的范围大不相同,前者几乎是中国古代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总和,而后者则只涉及人的一般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某些各式,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晚清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其中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曾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因此,重振礼仪之邦,就成了当今中国的一个梦想。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整合适合于当今社会的礼仪文化,对各种礼仪进行系统的规范,可以说是新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礼仪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来说最为详细,也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假如首先在礼仪上能形成一个基本的架构,就有可能为其他文化提供一种借鉴甚至平台,以期逐步完成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现代文化的中国化。当然,礼仪的完善之日也是新文化的建成之时,二者密不可分,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文化建设从礼仪入手,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可操作的对象。今天假如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熟悉到这一问题,并积极身体力行,那么重振礼仪之邦也就不再是梦想了。 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 说实际,对于旨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果断予以抛弃。自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假如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这也是我这一组话题所要讨论的主要范畴。 当代中国礼仪的困境 现代礼仪是以平等自由的理念为指导的,它最大功能是营造一种气氛,而不是要刻意体现长幼尊卑的等级,所以它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简化,也不必要求人人都有系统的学习和练习。而在中国,开创于辛亥革命的中国现代礼仪基本上照搬了西方的模式,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由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或现代世界文化的中国化远未完成,官方也没有对礼仪习俗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规范,这就使得与文化高度相关的礼仪至今未能成形。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文化上的冲突和缺乏威规范,注定会使中国的礼仪成为一个约定俗成,中西杂糅,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大杂烩,不但矛盾和不伦不类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也留下了让人无所适从的巨大空白。 我们可以抛弃详细的封建礼仪制度,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气质、内蕴等等,却并未在现代社会全然消逝,也不能让它消逝。在上一个世纪,五四前后和精英们虽然不留情面的批判传统,但他们却是饱受传统熏陶、有十分中国文化味道的一批人。他们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但他们的行为和修养仍旧具备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尽管上层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频繁的政治运动在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产们的生活方式,但无论民风民俗还是社会道德还能维持一种基于传统文化和谐与统一,因而在礼仪方面尚未表现出突出问题(也或许是无暇顾及)。 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处在一个空前的文化大破坏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文化含量积累单薄,就显得不够从容不够厚重了。至于如今少年儿童,更是民族文化的缺氧者。因此,世风日下,缺乏修养和不懂起码规矩的行为在现在已是见怪不怪,不伦不类更是让人啼笑皆非。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不是基督徒却要过圣诞节;穿着西式婚纱举办中式婚礼;而婚礼却不拜天地,自然也就没有了“婚姻神圣”这种教育,而这些又被冠以“国际接”轨之名。诚然,当今世界是游戏规则国际化,全球化,中国想在世界舞台上保留自己的位置,更需要他的儿女如何适应国际环境。然而,人们不该在在追求国际接轨的喧嚣声中去半生不熟地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样既不可能能真正领会外来文化,又丢弃了自己的传统。要知道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不是消灭自己,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我们可以不把传统当成时髦的怀旧情绪,但我们需要传统活在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又是传统的,是蕴含传统的现代人。 有位学者指出:“不妨看看中小学生的所谓‘校服’,全是些窝窝囊囊的运动装。着装和人的体面、尊严是连在一起的,不可轻看。还有取名问题,由于‘文革’的影响,很多人的名字都带有‘文革’的痕迹,中国人现在的重名之多,全世界绝无仅有。地名、街道名,也有同样的问题。名字是文化符号,古人的名字有名、字、号的分别,为了表示尊敬,往往讳名而称字。今天虽不一定这样讲究,取个好名字,还是有必要的。至于称谓,如今的问题就更大了。过去一律称‘同志’,现在‘师傅’、‘老师’泛滥。‘先生’、‘小姐’的称呼流行起来原是好事,但‘先生’的称呼其实也大有讲究,现在用得不当的情况比比皆是。称呼的混乱反映一个国家伦理秩序的混乱。 ” 然而,问题还不仅是民间礼仪的混乱,而且在官方活动中也没有一套合适的礼仪章法。大到国事活动,小到各种会议、纪念和庆典活动,由于没有一部国家颁布的礼仪规范,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合情理的事屡有发生。在官方活动中最大的潜规则是官本位。不论什么活动,只要有各级党政领导参加,那么这个活动的主角就必然是其中职务最高的领导。一切公开的官方活动都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和荣耀舞台,都要有主席台,上面一定要坐上一堆“领导”。就是人大对政府工作听证,也是按行政职务排座次,行政官员在高高在上的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庆典剪彩,有时要十几、甚至几十把剪刀。官员不论级别多大,假如是到他管辖的地方“视察”,往往是警车开道,车队游行。官员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婚丧嫁取的程式来方便敛财等等。有些现象人们明知不当甚至非常过份,但却找不出详细条文来予以谴责和处理。 有人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反腐,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官场风气要用硬制度来纠正,礼仪作为一种软制度没有什么作用。有人甚至认为礼仪等同游戏,强调礼仪是掩盖矛盾,没有比有还好。其实不然,礼仪看上去只是一种形式,但它无处不在影响着官员和公众的心态。基于官本位潜规则形成的礼俗流弊,会给原本约束甚少的力再罩上一层让人昏眩的光环,使置身其中的人进一步迷失自我,甚至忘掉原则。共产党的思想和理念不是脱离群众、以谋私,犯错误的官员也不是天生的坏人,正是这种包括礼俗在内的官场氛围起到了强烈的腐蚀作用。 官方的礼仪风气自然也会影响到民众的心态。当我们的公仆们居高临下地面对群众的时候,有谁还敢去想,这些人是为我们服务的?不是老百姓愚昧无知,不是他们天生就是盼着青天大老爷为他们做主的草民,不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拥有人民利的公民,也不是国家压根就没有让老百姓参政议政的制度与机制。老百姓之所以不去争取自己的利,固然有制度上的缺陷,但怕官、摆不正官民的位置是主要原因。而形成这一原因的原因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而礼仪风俗就是一种能对多数人心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力量。试想假如孙中山不废除叩拜、朝仪、不禁止“大老爷”之类的称呼,其民思想能被老百姓很快接受吗?因此,中国要在政治文明方面取得进展,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就是公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就是用礼仪的方式约束公务人员的言行。中国人爱面子,被 人说“无礼”是一件严峻的事情,假如官方规定了礼节,或许可以起到净化官场风气的作用,至少可以为他们在形式上摆正官民的位置。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3. 礼仪之邦的成语资料
【名称】:礼仪之邦【拼音】:lǐ yí zhī bāng【解释】:礼:国家的制度;仪:国家的法制; 邦:国家。指有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法制的国家。【用法】:作宾语;指古代中国具有的先进制度和完善的法制。注重:此礼仪是指等级秩序,是西周宗法制度的又一大体现。常常有人将此成语误用,误解为讲究礼貌的国家,这是错误的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4.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中国人十分注意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现在我们用“你”和“您”称呼对方,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种称呼,但是无论对长辈,还是平辈,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这样称呼不礼貌。
扩展资料
1、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2、礼遇
礼貌待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注意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5. 礼仪之邦的古代礼仪
一、冠礼
古代的男子到一定年龄(士大夫是20岁,天子诸侯为12岁)时所举行的一种头发加冠的极为隆重的礼节,它于古代“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中的“嘉礼”。
可分为三个步骤:
1.卜筮。就是冠礼举行之前事先卜筮举行冠礼的时间和举行冠礼时所应邀请的来宾。
2.挽髻。加冠的预备工作。
3.加冠。加冠由来宾中有威望的人进行。首先加布缁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大多缀饰有玉,尖尖的冠顶常用象骨制成。最后加爵弁冠,也叫雀弃冠,这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
以上为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若是诸侯的冠礼,其冠则为四加(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冠则为五加(五加衮冕)。
冠礼完成后,表示孩子已长大成人,此后他不仅可以服兵役,参加祭奠和出仕做官,而且可以一娶妻,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二、古代表礼敬动作的称谓
揖、长揖,都是拱手自上向下的至膝为礼。上古即流行。
唱喏,揖的俗称。和揖不同的是,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寒暄,亦做“暄寒”、“暄凉”,见面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之同时道“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康泰否。
请教尊姓台甫,与人初次见面请问对方姓氏、表字,忌问名。“台”原为高而平的建筑物,亦用作官署名,如御史台。由此引发而用作对高级官吏的敬称,如抚台,又用作对一般人的敬称,如称兄为兄台。“甫”原为古代男子之美称,多附缀于表字之后。后遂与表敬的台字连缀而成表字之代称。
抗礼、亢礼,是长揖不败,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拱、拱手,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
拱揖,拱手作揖。
打恭,亦称“打躬”,屈身作揖行礼。
合掌、合十,两手当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执手,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在许多大臣的陪同下和乐声中,握住有功将领的手,以示亲热、慰问。
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礼,两手点地而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
敛衽,敛其衣襟,表示肃静之意。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后来称女子之
拜曰敛衽(亦作“裣衽”)。
道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笔,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又示礼敬。
磬折,像石磬一样的弯折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
回拜,亦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亦应前往复见客人。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
式(轼),站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而领先,必推尊长前行,以示尊敬。
却行,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侧行,偏侧着身子前进。
以趋示敬,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均不得大摇大摆或要紧不慢地踱步,而要低头弯腰,小步疾行,以此示敬。
避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尊敬(另外还有表示郑重和严厉的意思)。
拂席,擦拭座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扫榻,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虚左,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虚左,是空出尊位。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门请,登门拜访。
为寿、上寿,古时进酒爵于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奉觞,举杯敬酒。
三、古人的跪拜礼
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叫“长跪”。行这种礼时以示庄严。
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叫“拜”,也叫“拜首”;拜两次叫“再拜”。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顿首,拜时头手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叫“顿首”。这种礼同现在的鞠躬礼近似,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
稽首,顿首时,头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叫“稽首”。“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王表示必恭必敬的隆重大礼。
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在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行头至手。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坐、跪、跽、箕
古人席地而坐,坐的姿态与跪的姿态是相似的,但两者也有区别。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
跽,跪起,预备起身,膝尚在地上。
箕,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6. 礼仪之邦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厦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详细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相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轻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允许。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盛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详细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盛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相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意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碰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详细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相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旧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掌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意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假如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假如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舒畅,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假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生气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端以合者,则无端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严,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假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妆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详细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严、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详细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齐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7. 中国礼仪之邦的由来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国人的道德形象意识是实用型的道德形象意识,不是原罪型的。实用型的道德形象意识指的是从功利的角度来对待道德形象和行为。这种道德意识要求道德行为给个人带来社会回报,不能从社会得到好处和奖励,那么,人们会暂时的道德放在一边。在熟人社会和私人社会,道德的奖励或惩罚的主体是详细的,实在的,因道德行为可以带来实际的好处,可以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形象,在你要帮助的时候,有好的道德形象的人,就可以得到亲朋挚友的的帮助,但是这种道德意识是机会主义的。一旦进入公共领域,由于面对的是生疏人的社会,道德行为不能直接给人带来可预见的物质和精神回报。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详细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相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轻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允许。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盛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详细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盛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相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意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碰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详细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相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旧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掌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意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假如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假如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舒畅,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假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生气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端以合者,则无端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严,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假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妆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详细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严、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详细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齐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8. 礼仪之邦指的是什么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记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项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详细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等级制度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吸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相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良好个人素质的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
尊老敬贤
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轻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允许。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盛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详细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盛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仪尚相宜
二、仪尚相宜中华民族素来注意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碰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详细的规定。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相宜。即如二程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旧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要掌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礼遇
三、礼貌待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注意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始终给人以启迪。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假如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假如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舒畅,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假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生气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端以合者,则无端以离”。四、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严,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仪表要求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假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妆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严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详细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严、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详细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齐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9. 中国文明之国礼仪之邦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详细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相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轻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允许。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盛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详细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盛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相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意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碰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详细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相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旧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掌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意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假如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假如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舒畅,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假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生气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端以合者,则无端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严,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假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妆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详细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严、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详细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齐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
10.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包括什么?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详细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一、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政治礼仪
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 都南 郊 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详细崇 拜,在达到一定数 量之后 ,才抽 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奠。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奉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借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奠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 制的长方体 ,祭 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奠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吉拜 ”、“ 凶拜 ”、“ 奇拜 ”、“褒拜”、“肃拜”。宗庙祭奠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奠,据《礼记·曲礼》记述 ,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 、尧 、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奠。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奠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奠先王三十六帝。
祭奠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 、 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奠先师先圣的产物。
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二、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生活礼仪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猜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霤(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霤、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霤、井的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社交礼仪
握手礼仪
握手礼节源于古代欧洲人向对方表明手中未带武器,表明亲切友好之意.其后成为风尚,通行于欧美.辛亥革命后我国也习以为礼.在当今商务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
握手的方式:
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间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
握手礼仪
直,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与腰部平齐,手握住对方时,应面带微笑地凝视对方,彼此应寒暄几句。
握手时应注重:
1 不要三心二意,双眼要凝视对方;
2 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
3 握手时不要拍对方的臂膀;
4 握手不可用力过度。
(关系一般,双方稍用力相握,上下晃一晃即可;假如关系密切,可略用力并上下摇几下,表示十分友好或双方的深厚情意。但只握指尖或只递指尖或双手包住对方的手,则是失礼之举)。
握手礼仪
握手时应遵循的原则:尊者居前。
上下级之间, 应上级先伸手; 长晚辈之间, 应长辈先伸手
男女之间 , 应女士先伸手; 同级同辈之间,不分谁先伸手。
注重:当握手双方符合以上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时,一般先考虑职位,再考虑年龄,再考虑性别。
注重:介绍时应尊者居后(先介绍职位低者,后介绍职位高者); 但握手时应尊者居前(职位高者先伸手)。
客人和主人握手时,伸手顺序有所不同。迎接客人,主人先伸手;送走客人,客人先伸手。 客人到来时,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客人离开的时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客人先伸手,表示让主人留步。
握手的禁忌
不双手握手 不左手握手 不交叉握手 不戴着手套握手 不用不洁之手与他人相握
不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放在衣袋里 不戴着墨镜握手 ,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名片礼仪
名片是现代商务交往中的一种经济实用的交际工具。是一种自我的“介绍信”和“联络卡”。
商务人员应对名片的选用、制作、递接名片的礼仪等有所了解。
名片礼仪
规格 名片的规格一般是长8.6厘米-10厘米、宽5.5-6厘米。目前海内最通用的名片规格为9cm×5.5cm
颜色 多用白色、乳白色、浅蓝色、浅黄色等色彩
式 横式和竖式(横式名片行序由上而下,字序由左而右)
质地 名片的质地适合柔软耐磨的白卡纸、香片纸等
图文 商务名片图案应简朴;文字宜选用简体汉字,不要把两种文字交替印在名片的同一面上。最好在两面分别以简体汉字和另一种文字印相同的内容。
标准商务名片的内容:
本人所单位(企业标识、供职单位、部门)、本人称呼(姓名、职务、职称)
联络方式(单位地址、电话、传真、邮编,也可列上单位的网址、本人邮箱或手机等)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索取名片
1.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如:你好!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保持联系或请多关照!)
2.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如:我们可互赠名片吗?或很兴奋熟悉你,不知能不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
3.向地位高、长辈索取名片(久仰大名,不知以后怎么向您请教?或很兴奋熟悉您!以后向您讨教,不知如何联系?)
4.向平辈或晚辈索取名片(以后怎么和你联系?)
注重:
若别人向你索要名片,而你不想给时,要用委婉的方法表达,不能直接回绝。 该如何说?
若自己没有名片,该如何说?
名片递送的顺序 :一般由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晚辈先向长辈、男士先向女士递上名片,然后再由后者予以回赠;在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由近而远,(圆桌)按顺时针依次进行。
名片递送方式:应面带微笑,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用双手递给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并说寒暄语。(如: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多保持联系! )递接名片时,假如是单方递、接,应用双手;假如是双方同时交换名片,应右手递,左手接。不要用手指夹着给人,在递送名片时,假如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接收名片
1. 接收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接过名片后应致谢,且应认真地看一遍,表示对对方的重视;
2. 看完后要妥善收好名片,不可在手中摆弄或随意放在桌上.
3. 假如暂放在桌面上,切忌在名片上放其他物品,更不要在离开时漏带名片。
名片注重事项:
不要在他人名片上写不相关的东西;出席商务社交活动,要记住带名片。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名片的放置
随身携带的名片应放在名片夹里或西装上衣内侧口袋或公文包里。
将名片放于其他口袋尤其是后裤袋、裙兜或钱夹里是失礼的行为。
最好将他人的名片与自己的名片分开放置。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中国礼仪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餐桌上的礼仪,待客之道,拜访致礼等。
现推广“八礼四仪”
“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包括面容整齐、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厉庄严、尊重礼俗。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两相相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
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
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手礼。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两拜礼(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一个,叫“拜”。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三拜礼(再拜额手礼)
立定,挺身,庄严。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称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执手礼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结婚时夫妻礼仪。
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鞠躬礼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颔首、躬身,长者用于还礼。
附手礼
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站姿。表示诚意正心。
握手、挥手、摆手、招手、拥抱、起身、鼓掌、点头、躬身、应答、微笑、示请、示让,也是礼仪,于“仪”、“貌”的范畴。
以上礼仪动作看似复杂,而寻常只用朋友间平等对等的拱手礼和敬长的一拜礼。对方怎么行,自己怎么还,很简朴。
礼的规则是有来有往,双向对等、有序有位。对方行礼,必须还礼。无论地位多高,辈份多少,都要还礼,否则就是失礼和无礼。应答、点头、躬身,都是还礼。
给天地祖先先师行礼,天地祖先先师不还礼。因为他们一直在对我们“施礼”,我们只是在还礼,报答。
礼仪动作根据礼仪的两个基本价值规则和礼义而生而定。以上只是基本规范。礼仪动作可以有变化。各地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礼仪动作也有差异。有基本定式,又有不同,才能区别,才能相宜。日本、韩国、其它儒教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保留有儒教文化传统,都是儒教文化的支脉。按自己的传统行礼,这样就有别有位了,相宜了。中国大陆地区,礼仪被君弄到极端,如今业已中断,要回到周礼的本原,结合西方文化的成果,制定礼仪,接通古今中外。各地实行起来还可以有差别。
新礼继续古礼,礼仪动作拉开人的距离,使互敬。同时发展变化,顺应人心,拉近人的距离,增加“执手”礼,使互爱。通两得中合宜。
礼仪动作一改卑下之相,乾德刚毅正大,坤德典雅尊贵。行礼人乾坤合德。
总结
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报的规则:以直道相报,来而有往,投桃报李。可以重报,投我木桃,报以琼瑶。不可以反报,不可以轻报,不可以不报。
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就是合理。
礼自心生,礼由己发。
“克己”与“由己”相结合。“复礼”与“为仁”相结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摘自飞鸟成语:xiezuowen36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