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缘木求鱼”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yuán mù qiú yú
成语简拼:YMQY
成语注音:ㄩㄢˊ ㄇㄨˋ ㄑ一ㄡˊ ㄩ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
反义词:探囊取物、瓮中捉鳖
读音纠正:求,不能读作“qǔ”。
错字纠正:鱼,不能写作“渔”。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来自xiezuowen360.cn
成语解释: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成语用法:缘木求鱼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英文翻译:do things by the wrong method
俄文翻译:искáть рыбу на дереве бесполезное дело
日文翻译:木(き)に縁(よ)りて魚(うお)を求(もと)む
其他翻译:德auf die Bǎume klettern,um nach Fischen zu suchen--falsche Mittel anwenden法
成语谜语:最滑稽的钓鱼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假如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 齐宣王觉得孟子的话很有道理,便服从了他的劝告。
成语“缘木求鱼”的扩展资料
1. 缘木求鱼出自什么故事
“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战国时的齐宣王因为仰慕春期时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业,想通过发动战役来扩张领土,树立威信,使自己称霸于天下。孟子就去见齐宣王,对齐宣王说:“听说你想用战役征服天下,这是绝对办不到的。
你想使天下都归顺自己,就必须先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国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员、农夫、商人,甚至旅行者都愿意到你这儿来。假如用武力去征服,就好比是爬到树上去抓鱼(‘缘木而求鱼’),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缘,攀援。“缘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劳而无功。
扩展资料:
生活中缘木求鱼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 用“垃圾桶阵”治乱扔垃圾是缘木求鱼,深刻揭露了错误的方法,必定不可能得到所追求的效果。
200米长街道安放150个垃圾桶,有图有真相的新闻为人们展现出一道别样的景观。据称此举是“为了倡导市民养成不要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但是摆放“垃圾桶阵” 难免有缘木求鱼之嫌。
一、“垃圾桶阵”既不节约也不环保。近乎于“手拉手”的垃圾桶密集摆放,少不了一定数量的制作成本,且造成了环保资源的无谓浪费,违反了勤俭节约、资源优化和效率优先的环保原则。
二、“垃圾桶阵”还会扰民。一些生活垃圾腐烂之后难免会产生异味,而如此高密度的垃圾桶摆放,毕竟是怎样的一种空间环境可想而知。
三、其实“垃圾桶阵”更是对人们卫生习惯养成的一种认知误区。即以迁就和满意人们生活惰性的方式,换取行人游客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的结果。这种“有桶必扔”的思维模式,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式的幻想,甚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的一种做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缘木求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用“垃圾桶阵”治乱扔垃圾是缘木求鱼来自xiezuowen360.cn
2. 缘木求鱼的意思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满足请,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来自xiezuowen360.cn
3.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
缘木求鱼,字面解读为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文:以您这样的作法满意您这样的欲望,似乎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近义词: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南辕北辙、抱薪救火。
反义词: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竹篮打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ú lán dǎ shuǐ ,又作竹篮打水,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侧重于用的方法不合适。
出自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译文:像谩人汉这样的人修行福德,就似乎用竹篮盛着水走路一样,一口气回到家里,篮子里还能有什么?当然是什么也没有。
2、反义词
立竿见影,读作lì gān jiàn yǐng,汉语成语,释义: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马上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词意指喻行事能立刻看到效果或付出能立刻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详细措施能马上见效。
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译文: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马上就看到影子;对着山谷呼喊,马上就听到回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缘木求鱼来自xiezuowen360.cn
4. 缘木求鱼翻译
一、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
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原,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似乎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峻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峻哩。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
宣王说:“可以把道理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宣王说:“当然是楚国胜。”
孟子说:“显然,小国的确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口很少的国家的确不可以与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的确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国内的土地,方圆千里的共有九块,齐国不过占有其中一块罢了。想用这一块去征服其他八块,这跟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区别呢?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
“现在大王假如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夫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二、原文:战国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来自xiezuowen360.cn
5. 《缘木求鱼》的原文 和 译文
“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字面解读为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一、原文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二、译文
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似乎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峻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峻哩。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
三、语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为连动式。
扩展资料
“缘木求鱼”的近义词
一、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二、问道于盲 [ wèn dào yú máng ]
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
三、以冰致蝇 [ yǐ bīng zhì yíng ]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四、竹篮打水 [ zhú lán dá shuǐ ]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五、煎水作冰 [ jiān shuǐ zuò bīng ]
比喻不可能的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缘木求鱼来自xiezuowen360.cn
6.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什么意思?
意思:(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出自:清代·蒲松龄《狼三则》
节选:
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翻译:
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似乎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屠夫)大吃一惊。(他)小心地(在四面)徘徊着向树靠近,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似乎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文章描写的是屠夫遇狼杀狼的故事,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作品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故事既富有深意,又有生动曲折的情节,根据不同内容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来自xiezuowen360.cn